5G专利收费,“良心”华为标准背后的深意
3月16日下午,华为举行新闻发布会,发布《华为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》。在会上,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丁建新表示,公司将从2021年开始对5G专利收取使用费,将提供适用于5G手机售价的合理百分比费率,单台许可费上限2.5美元。
5G手机专利收费的消息一出,即刻引起强烈反响。有媒体对比国际各家通信巨头收费情况后发现,华为5G手机专利费远比友商更“良心”。
SEP,即标准必要专利(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),相当于企业的核心技术。
由上表可以看出,高通的规则最为复杂,除了标准必要专利,还把非必要专利也一并打包授权,如果某高端手机要使用所有专利,就得按照手机售价的5%交专利费,最高20美元,相当于130元人民币,是华为的8倍之多!华为不仅收费很低,且收的很晚。
“良心”华为?
华为果真是基于“良心”而收费的吗?显然并非如此。
作为一个国际型大企业,华为不是慈善机构,需要耗费巨大研发成本才能获得核心专利技术。2020 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有 10.5 万名,约占公司总人数的 53.4%。华为每年将收入的10%到15%投入到研发,过去十年累计研发投入约900多亿美元,投入的研发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另据国际知名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公布的《全球5G技术专利榜单》显示,华为以15.39%的5G专利份额名列全球第一,领先高通、中兴、三星等老牌海外巨头,是全球5G标准的主要制定者。华为贡献了大量的核心专利技术,同时也耗费了巨大的研发支出。
长期坚持自主研发,通过自身技术变现,这种商业模式和变现渠道在行业内也是很普遍的。企业创新创造成本高,有其他公司厂商使用了,因此去收取专利费是理所当然的;但是收多少很关键。收费太多阻挠新技术应用,收费少了企业就没了动力创新。
专利收费一般需要遵守公平,合理和不歧视原则,要能为采用这些技术的公司提供透明的成本预期,增加投资确定性,并促进技术的普及。
据了解,华为在制定费率标准时充分考虑到了厂商的成本预期,技术贡献占比、研发投资占比等,作为重要的5G标准技术贡献者,它希望的是让全行业收益,最终使得技术服务社会和民众。华为此次公布的较低收费标准,给很多科技厂商树立了榜样。
为何此时才收5G专利费用?
作为5G专利份额全球第一的华为,华为为何此时才收取5G专利费用?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给出的回应只有三个字“没时间”。华为太忙了,因此根本没有时间来收专利费。难道现在华为真的因为断芯问题彻底闲下来了,所以才有时间来处理专利费的事儿了吗?
在中美科技摩擦加剧的大背景下,华为的手机业务由于芯片限制,公司发展受到较大阻力,业绩下滑,市场份额减少,子品牌荣耀也被迫出售,跟苹果、三星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。此时收取5G专利费,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华为新的收入来源之一。再者,目前5G标准版本已经相对成熟,5G商用规模也迅速提升。华为选择这样一个时机对外公布一个合理的、均衡、与自身贡献相匹配的
费率是考虑到多重因素做出的决定。
据Gartner在2021年2月份的预测,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发货量会是15.35亿部。理论上来说,按照平均每年15亿部智能手机售出,未来华为每年收费的空间可以达到15亿*2.5美元=37.5亿美金,当然实际收到的会比这要低不少。相比而言,华为的同行们,如爱立信2020年IPR(知识产权)收入为100亿瑞典克朗,差不多12亿美元,占爱立信2020年收入的4.3%;高通的2020财年技术授权收入高达50.28亿美元。
但华为目前没有表现出把知识产权收入变为主要收入的高度意向。华为每年营收超过千亿美元,即使华为的专利费收入达到高通的水平,一年营收占比也不到5%,华为主要还是以经营产品的公司。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也表示,“华为主要还是经营产品的公司,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产品和服务。对比华为整体收入,知识产权方面,我们并没有作为主要收入来源。”
曲线入美?
有分析认为,华为之所以进行5G专利收费是为了要进入其他市场,尤其是要曲线进入美国市场。美国企图禁止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而限制其发展,但美国企业依然绕不开5G专利部分,仍然需要向华为交付5G专利费。
对此,宋柳平表示:“知识产权的布局不是对单一的国家,华为会进行全球的布局。目前华为在美国的授权专利超过1万件,这些专利会给美国的产业带来价值,但我们不会把这个叫做曲线进入(美国市场),这是一个自然的逻辑。”
在特朗普美国政府时代,其就以国家安全为理由,动用政治力量迫使欧洲、南美、亚洲等所谓“同盟”国家拒绝华为建设5G网络,此外还多次以窃取美国技术的话语攻击华为。就近来形势看,拜登的新政府对中国方面的经济和科技围堵力度
也不会小,甚至相比较特朗普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面对美国政府对华为方面的技术窃取指控,华为的《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》就是正面反击。华为收取5G专利费,进一步展示出了华为在技术方面的实力,有效回应了美国“莫须有”的指控。
华为宣布开始收取单机不超过2.5美元专利费,是向世界所传达的是让更多人公平去使用科技成果的愿望,而不是单纯利用它去获利、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。这展示出了一个负责任国际企业应有的胸怀和气度,更是对以美国科技霸权的“无声”反击。
5G收费进入新领域?
在手机业务受到冲击之后,华为确实是在寻求更多的新发展机会,包括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。华为“不造车”,但华为正从汽车的电动化、智能化以及算力分散、软件等多方面赋能车企。
在过去的2020年,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推出5G智能汽车,包括红旗H-EH9、广汽埃安V、上汽MARVEL R、蔚来ET7等。5G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创新热点,5G技术的高速率、低时延和高可靠将给智能网联、智能交通、自动驾驶等场景打开全新的想象空间。
2019年4月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5G车载模组MH5000,据悉,华为已经向
生态圈伙伴与众多车企提供了5G车载模组MH5000、5G车载终端T-Box平台等产品和技术,支撑5G汽车以及5G+C-V2X智能网联的应用。在2020年5月,华为又联合一汽集团、长安汽车、东风集团、上汽集团、广汽集团(广汽新能源)、北汽集团(北汽新能源)、比亚迪、长城汽车、奇瑞控股、江淮汽车、宇通(客车)、赛力斯、南京依维柯、T3出行等首批18家车企成立“5G汽车生态圈”。
华为希望通过汽车增量部件的优势、面向消费者1+8+N的全场景体验以及5G网络解决方案的能力,向生态圈伙伴贡献更多的技术、平台和创意,更系统地服务好车企开展5G汽车的创新验证。除5G专利之外,华为公布的智能汽车专利已达到29项,包括:电机、动力总成、热管理系统、车辆控制、电池包热失控蔓延、多线激光雷达等。
其中,奔驰旗舰轿车S级、沃尔沃纯电车型XC40 Recharge、极星Polestar 2都预装了华为HMS服务(Huawei Mobile Services for Car,简称HMS)车载解决方案。华为HiCar的操作系统已经和30多家车企的150余款车型达成合作,车BU部门的员工总人数已经超过4000人。
根据腾讯科技统计显示,华为有357件与汽车相关的专利,其中“自动驾驶”专利数量为137件,占比为38.37%;“雷达”专利数量则有60件,占比达16.8%;“电动车、电动汽车”专利数量有96件,占比为26.9%;与充电有关的专利达到了30件,占比为8.4%。
据媒体公开报道,一台售价3000元的手机,需要向高通支付170元左右专利费,占手机售价的5.7%。如果以一台售价40万元的智能汽车来计算,那么专利费或高达20000元左右。智能汽车专利将成为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新的盈利增长点,华为的眼光所及,远超过2.5美元专利费能影响的范围。
华为公布5G手机专利收费标准,不仅基于现实考量,还着眼于未来布局;不只仅利于自身发展,而且更有利于整个行业产业的健康发展;有技术实力的宣示,也有对“霸权”回击的意味,所有这一切,都彰显出中国大企业在国际舞台竞争中所具有的自信从容,积极、温和的形象。
52RD.com 微博关注:http://weibo.com/52rd 微信关注:admin_52RD
免责声明: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、转载和第三方投稿,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,均仅供参考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来源标注错误、涉嫌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,请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,并提供身份证明、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。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,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