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为汽车BU架构调整 余承东统领车BU冲刺量产
9月6日中午消息,华为近日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人事任命通知,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转任BU COO,并兼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。
任命显示,余承东继续担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;王军担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,并兼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;卞红林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TO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研发管理部部长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文件称,因管理需要,公司裁撤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岗位。华为方面称,对高层管理者进行了新的任命,核心管理团队不变。此次任命是正常的人事调整,为了更好的发展智能汽车部件业务。
目前,余承东身兼消费者业务CEO,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。华为也一直在推进两大业务在渠道等方面的协同。卞红林此前也是消费者BG硬件工程与产品开发管理部总裁兼消费者BG CTO,此次调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,也意味着两大业务的人事整合持续推进。
而此前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一职被撤销,组织架构和汇报关系更为清晰明确。原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也转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,同时他还兼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。
今年7月,华为曾发布一封人事任免文件,免去苏菁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职务。华为方面称,苏箐在参加外部活动谈及自动驾驶技术与安全时,针对特斯拉,发表了不当言论,公司决定免去苏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职务。苏菁被免职之后,这一职位如今也有了正式的接替者。
余承东、卞红林两人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重新聚首,也足以看出对内部而言,智能汽车就是下一个最重要的消费终端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华为 IAS BU 更大范围的调整目前还在进行中,外部对这些调整可能不会非常明显的感知。
整体的调整方向是矩阵式结构,一方面是公共的支持部门,比如市场、研发、营销部等等,另一方面是形成有力的产品阵列。矩阵式结构,能够支持横向(多个产品)与纵向(垂直专业领域)两个维度。
目前,华为 IAS BU 已经拿到了一批量产项目,为加速推进量产进程,在有限的人力资源的基础上,华为必须提升团队内部的效率,所以必须不断针对组织架构进行调优,打通各个关节。
一部分外界人士认为,华为 IAS BU 频繁变阵是因为自己内部乱了阵脚。但也有内部人士向我们表示,因为华为一直强调的是组织能力,而非个人才华,所以优化组织结构,才是打胜仗的关键。
进入 9 月,整个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以及智能驾驶产品线都处于交付的冲刺阶段。按计划,今年 10 月 - 11 月,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与北汽极狐深度合作量产的首款车,极狐阿尔法 S HI 版将迎来交付。根据北汽极狐方面的消息,8 月 31 日 100 台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产线验证车正式下线,将全面公开道路测试。新车将于第四季度开展小批量产交付。
极狐曾披露,阿尔法 S HI 版订单已经远超千台,内部 KPI 是今年要争取交付 1000 台。根据极狐公布的规划:2022 年,极狐还将在阿尔法 T 的基础上,推出一款与华为合作的 HI 版车型,轴距 2 米 9 多,定位在 B+ 和 C 这个级别上。到 2023 年,极狐会推出两款全新的车型,定位在 A+ 级细分市场,会有一款 A+ 级的 SUV 和一款 A+ 级轿车。在 2023 年底之前,极狐会形成一个覆盖从 A+ 到 B 的 4 大产品谱系,在这个谱系上,都会有与华为合作的 HI 版车型。
除了北汽极狐之外,华为还有 2 家合作紧密的车企伙伴,广汽埃安品牌以及长安阿维塔科技。长安阿维塔科技的首款车 E11 也已经在 8 月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(部分外观),现在就等年底的正式发布以及 2022 年的交付。华为与广汽的合作车型,2023 年底量产的 AH8 车型,定位中大型智能纯电 SUV,项目总投资为 7.88 亿元。
此外,在国际市场上,华为还将与豪华品牌奥迪合作,在国内市场,华为还新签下了排名靠前的新势力品牌哪吒汽车。显然,接下来的 2-3 年,对亟需在新业务上崭露头角的华为 IAS BU 来说,至关重要。一个强有力的组织,则是 IAS BU 接下来能否打赢战役的关键。
52RD.com 微博关注:http://weibo.com/52rd 微信关注:admin_52RD
免责声明: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、转载和第三方投稿,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,均仅供参考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来源标注错误、涉嫌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,请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,并提供身份证明、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。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,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!